天樊夜闔 卷九:木石(終)
 ![]()
木和石有了靈性後,互相感應。它們想要彼此靠近,但只能各自在原處,上下遙遙相對。如此又過三千年,木和石有了思想,有了渴望,它們希望能像動物,甚至像人一樣,可以說話,接近,甚至擁抱。它們有了靈魂,但仍是木和石的軀體,如果要達成願望,必須軀體死去才行。但木和石幾乎是不死的。
				    關於天源山及天源山腳下一間學校的故事
 ![]()
木和石有了靈性後,互相感應。它們想要彼此靠近,但只能各自在原處,上下遙遙相對。如此又過三千年,木和石有了思想,有了渴望,它們希望能像動物,甚至像人一樣,可以說話,接近,甚至擁抱。它們有了靈魂,但仍是木和石的軀體,如果要達成願望,必須軀體死去才行。但木和石幾乎是不死的。
 ![]()
她時常來枯樹下。它不像其它的樹,春天長芽,夏天茂盛,秋天落葉,冬天光枯,它一年四季都是同樣面貌。前幾年颱風成災時,校園及山邊的樹被吹倒許多,但枯樹依然佇立。她想看它什麼時候倒下,於是對自己說,如果枯樹倒了,她就離開。但枯樹一直沒有倒。
 ![]()
一陣痛苦襲來,她看著前方,以為眼前會出現當時的景象,或者閃過自己的人生,但她只看到海,遠方的海,白日餘燼中灰茫的海。這就是他死前見到的東西嗎?她感到無比悲憤,死前只看到這樣一片海
 ![]()
要不要簽名?高夜荷把筆遞回給陳天凡。陳天凡接過簽字筆,在鏟子上頭停頓片刻,然後寫下自己名字。寫完,筆給高夜荷。高夜荷簽完名後,把鏟子翻面,思索一會兒,在那一面題字。
「天源之境,木石為基。」
 ![]()
上次課堂講的望鄉樹的故事,在《天源神話故事集》中,那棵樹不是埋葬異鄉人的地方,而是一個刑場。海上漂流來的人,被抓起來,送到那樹下,在可以看到海的地方吊死他,或者,砍下他的頭,掛在樹上,面向海洋。天源山的居民相信,這樣做可以讓那人的靈魂回到海洋去。
 ![]()
陳天凡和燕非雁向後退,煙塵在面前落下,一片灰濛。落煙之中,陳天凡看到高夜荷在前方,她仰望天,巨大煙火在天上閃耀。煙更濃了。這時,高夜荷回頭,見到兩人,走過來。幫你們拍張照吧。高夜荷說。不等陳天凡回答,她已對兩人按下快門。煙朝三人飛來,往後山去。
 ![]()
陳天凡走在後山便道,替杜鵑花樹苗澆水,他來到枯樹旁,灌溉最後這株杜鵑花。坡下,高老師沿跑道邊緣走來,橄欖綠亞麻V領衫,米卡其色棉麻寬褲,圓頭包鞋,她停在可看枯樹之處,面向山壁。陳天凡往下瞧她的肩、瀏海及髮頂。天上傳來一陣叫聲,兩人皆抬頭,兩隻老鷹盤旋,飛幾圈後,朝山裡頭去。
 ![]()
三人過墳前,白鷺鷥飛起。不遠處有棵大樹,兀立青草中央,白鷺鷥停在枝幹上。陳天凡走在前,燕非雁和陳天希跟他。三人至樹下,白鷺鷥又飛起。陳天希朝它飛的方向望去,遠方地平線上,是海。在這裡吊死的話,可以看到海。故事裡頭如此寫道。陳天希曾讀過那樣一個故事。
 ![]()
早晨水氣飄,七彩顏色跑道朦朧。陳天凡站跑道邊緣,望操場中央。暗綠草皮上一人穿銀灰略帶水藍外套,帽子罩頭,下半身黑色緊身牛仔褲,腳上棗紅雨靴,靴子踏濕草地上。那人一手拿鐵夾,一手拿黑色大塑膠袋,直朝山的方向去。雲似乎快降到山頭。新來的衛生組長。陳天凡尚未與她說過話,覺得她似乎樂於獨自撿拾垃圾,也不想打擾,轉身往校舍走回去。